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大吼大叫完就後悔?這7招「戒吼法」很有效
作為父母深知,不吼孩子太**的難了!雖說我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 一般不會亂吼孩子,除非真的忍不住……所以我們一周也就吼娃7天而已…
為啥老是忍不住吼孩子呢?明明母慈子孝,可孩子一犯錯,火一點就著?
今天就給精神崩潰的老母親們,科普一下如何改善「忍不住吼娃,吼完就後悔」的世紀難題!
為啥老是忍不住吼孩子呢?
因為孩子不聽話啊!
這個理由看似很合理,可很多時候並不全是孩子的錯。
比如,給寶寶沖的奶死活不喝,在你的吼叫下,寶寶委屈的喝光了奶。之後,你才在家人那裡得知,原來,寶寶在回家前吃了幾包零食。所以, 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娃真的不餓……
再比如,你上班寶寶怎麼都不讓你走,可實際上是因為媽媽忙,白天見不到媽媽捨不得才鬧著不讓走。
亦或者,家長工作不順心,被領導指責。恰好寶寶吵鬧,耐心值急劇下降,就順勢把火發在了孩子身上。
可能許多家長沒發現, 孩子因為不會辯解,常常無意間成了大人們情緒發洩的出口。實際上孩子們犯的小錯,還不足以讓你大發雷霆。但由於 壞情緒作祟,莫名讓孩子背負了壞結果的「受氣包」。
如果在吼孩子之前,瞭解一下寶寶鬧人的前因後果。
吼之前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沒休息好?工作不順心?太累了?
先自我調整一下情緒,或許就能忍住不吼孩子,理性的與孩子溝通。
那麼,怎麼做才能有效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讓壞情緒左右?咱接著往下看!
想要「戒吼」試試這七招!
第一招:短暫離開
就是離開現場, 遠離讓你怒火攻心的人和環境。
但是不要啥也不說的離開,而是告訴孩子:「媽媽很生氣,要出去冷靜一下!」
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 等自己冷靜下來或 找到解決辦法後再和孩子溝通。
第二招:深呼吸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放鬆, 深呼吸四五次,而且越慢越好。這樣隨著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
你的情緒曲線會慢慢回落,各種情緒信號減弱、消失,就能夠感到情緒漸漸平靜了。
第三招:拍涼水
想發火就去衛生間,衛生間有 鏡子和 自來水。
前者讓你看看自己生氣的樣子有多醜和可怕。
後者,可以讓你的情緒穩定下來。比如 用涼水洗臉,能讓高漲的情緒得到些許緩解。
第四招:換個人看孩子
自己生氣、想吼孩子之前,可以讓家裡其他人照看孩子。
自己呢就做一些重複性的事情,比如: 狂刷某寶「有好貨」推薦、 做家務、 跑步等,都能讓你的情緒得到緩解。
第五招:設置「終止詞」
在平常和家人、孩子商討出一個「關鍵字」,每當爭執發生時, 說出這個詞後就必須立即停止吵鬧。
比如, 「冷靜」、「你還愛我嗎?」、「別生氣了」…
寶媽可以告訴寶寶,你覺得媽媽生氣了,就問媽媽「媽媽你還愛我嗎?」,媽媽聽到這個詞就不會生氣了。
由於之前的約定,加上這些詞的特殊意義,會在很大程度上把你將要失控的情緒拉回到理智的范圍。
第六招:立flag獎勵自己
設置一個時間范圍和獎勵物品,也能有效的抑制自己的情緒。
比如,如果我一周之內不吼孩子,就獎勵自己一雙心儀卻捨不得買的鞋子。一個月內不吼孩子,就讓老公獎勵我一個包包……以此類推。
當然也有懲罰機制。
同樣,如果一個月內吼孩子超過3次,就 罰自己一月不能喝奶茶或 一個月不能買買買。
第七招:發洩情緒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如果以上都不奏效,那麼就 找個沒人的地方吼一嗓子,或進臥室 摔摔枕頭。
總之, 把壞情緒發洩出去,才能更理性的解決孩子的問題。
吼完孩子要懂得善後
情緒容易失控的家長,可能會養出 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有的孩子還會 學會以暴制暴,沿襲了父母的暴躁型性格;
有的孩子屢屢被壓制,認為自己總犯錯誤,自己太笨, 會產生自卑心理,形成膽小怯懦的性格;
也有的孩子學會了順從, 形成委屈自己,遷就他人的討好型性格。
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實在忍不住吼了孩子,也要懂得正確善後。
比如,放下身段承認自己吼寶寶不對,向寶寶認錯。道完歉傾聽寶寶為啥要這麼做,然後指出錯誤和解決方法。 切勿一味地指責寶寶,給寶寶「貼標籤」。
孩子是你唯一敢得罪,但不會記恨你的人。你再吼Ta,再責備Ta。只要你說一句「來抱抱」,Ta就會小跑著再次投入你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