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觸覺失調表現,你家孩子中招了嗎?5個強化訓練方法要收藏

跟一位媽媽聊天中,她說到帶三歲的女兒出去玩時,總是不願意與人接觸,連跟其他小朋友握個手都極其不樂意,她喜歡自個在一邊搗騰。

而且去到陌生環境需要花很長時間適應,才能慢慢融入進去,社交上就是典型的慢熱性格,平時比較愛乾淨,手弄髒了要趕緊洗,衣服髒了要換掉,有點小潔癖。

上面這位媽媽說的,孩子的種種表現都是 觸覺敏感的現象。

觸覺敏感越早改善越好,不然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影響孩子的探索、社交甚至學習。

一、什麼是觸覺呢?

觸覺就是我們的體表皮膚受到壓力時所產生的感覺,向我們的大腦傳遞觸感、溫度、疼痛等資訊。

現在很多孩子因為生活環境受父母的保護,以至於得到的觸覺訊息不夠,導致在面臨一些外來的新刺激時,無法馬上適應,產生一些比較負面的情緒,例如: 怕生、怕黑、怕痛逃避、毛躁、甚至大哭大鬧......等等,這種現象被稱作 「觸覺敏感」

據統計顯示, 剖腹產的孩子觸覺敏感度是比較高的,主要是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產道的擠壓本身就是觸覺刺激,此外,由於擠壓也會促進大腦一些激素的分泌,讓感覺系統比較正常。

比起視覺、聽覺等其他感覺,觸覺在全身分佈最廣,因此感覺資訊最多也最複雜。

有科學家認為:

人類大腦特有的分辨、分析及組織能力,和人類特有的觸覺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因為人類皮膚毛少皮薄,對各種刺激的分辨能力最為細膩。人類新生兒的許多與生俱來的原始行為也多與觸覺相聯繫,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眨眼反射等。

因此觸覺刺激是孩子接收最頻繁的、分佈最廣的感覺資訊,它能夠説明兒童的神經系統進行整體感覺的統合,促進感覺認知、感覺運動的發展。

觸覺失調的孩子大體上分為兩類: 觸覺過分敏感和觸覺過分遲鈍。

● 觸覺過分敏感孩子的表現:

1、對外界的新刺激適應性弱,喜歡在熟悉的環境和動作中;

2、喜歡保持原樣,有重複語言、重複動作,對任何新的學習都會加以排斥;

3、怕人,遠離別人,害怕擁擠,拒絕排隊;

4、不喜歡被人觸摸或撫摸;

5、膽小,害羞,缺乏自信。

● 觸覺過分遲鈍孩子的表現:

1、反應慢,是拖拉行為的生理基礎;

2、動作不靈活,笨手笨腳;

3、大腦的分辨能力弱,缺乏自我意識,學習積極性低下,學習困難;

4、表現為粘人,需要父母特別多的撫摸;

5、總喜歡摸著別人的臉或某個玩具,否則不肯入睡。

這兩種現象會給孩子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阻礙,這也是 觸覺功能訓練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觸覺訓練的選取原則

觸覺的刺激具有長期效應,正常情況下,觸覺刺激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的時間約在刺激30秒以後,一般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

對於不同類型、時間和頻率的刺激,孩子做出的反應也會不同。

大部分孩子因為 手背和手臂位置接觸環境的機會較多,所以這些部位的觸覺防禦最少,能夠保持正常的觸覺功能。但是,臉部、胸腹部和腳底感受刺激的機會就很少,這些部位相對來說就 比較敏感

所以,孩子身體的不同部位對不同觸覺刺激的偏好反應是一個很好的指標,觸覺訓練就要根據這種指標來採取適當的訓練方式。

二、給孩子的觸覺功能訓練越早越好

當嬰兒出生後,我們就應該抓緊對寶寶進行其觸覺訓練了。

● 嬰兒早期的觸覺訓練

對於媽媽來說,儘量進行母乳餵養,而且平常多對寶寶進行愛撫和全身按摩,不能讓寶寶吃飽了就睡。

在孩子未滿2歲時,可能會出現 愛吃手、愛咬毛巾和其他一些物品,這是孩子觸覺發展的正常現象,我們只需注意將相關物品保持乾淨,不要對孩子出現的這些行為進行阻止。

當孩子剛學會吃飯時,我們不要急著要求孩子趕快吃完,否則會影響觸覺功能的發展。

等孩子再大一點時,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多進行 摸爬滾打的動作,還要經常帶孩子到戶外與其他小朋友玩耍。

比如我女兒兩歲左右時,會經常帶她出去 玩泥巴、玩沙土、玩石頭等。

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孩子對溫度冷熱的體驗,我當時給女兒用冰袋和熱水袋慢慢接觸她的皮膚,讓她感知溫度的變化,對皮膚進行一個刺激,在平時要多擁抱孩子,讓他全身都感到一種 壓力感

這些觸覺功能訓練可以一直持續到 12歲

● 日常生活中的觸覺訓練

在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機會感受觸覺刺激,如洗漱、吹風、曬太陽、玩水、玩沙等。

1、觸覺球或者感統刷

在日常生活中 ,毛巾、毛刷等粗糙物品都是很好的觸覺訓練用具。

記得女兒洗完澡後,我會用一個大浴巾將她全身都包裹起來,然後讓她在浴巾裡面來回滾動,買過一個觸覺球,在她全身上面滾動,還用了感統刷或者梳子輕輕梳她的頭部,加強頭皮刺激,以及輕刷她的大腿部及腳底,這都能起到很好的 觸覺刺激作用。

這種訓練對孩子全身各處都能產生溫和的觸覺刺激,而且觸覺壓力不會太大,所以我女兒比較喜歡這種感覺,對於觸覺敏感的孩子也不會排斥這種訓練。

2、吹風機

另外吹風機也是一個很好的家庭用具。

我們可以用吹風機的熱風或冷風集中吹孩子 觸覺敏感的部位,這比吹自然風的效果還要好。

因為吹風機造成的觸覺非常特殊,所以大部分孩子剛開始都會覺得很有趣,比較樂於接受。

這種訓練給 觸覺敏感觸覺遲鈍的孩子都能帶來幫助,長期的訓練更能培養孩子抑制輕微刺激資訊的能力,有利於情緒的穩定發展。

3、玩水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可能比較排斥孩子玩水,怕孩子弄濕衣服,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玩水對觸覺敏感的孩子很有好處。

當孩子玩水時,水會對兒童的身體皮膚造成一種良好的觸覺刺激,能夠幫助孩子強化相應部位的觸覺感應能力,減輕觸覺敏感的問題。

以上這些我們在家庭中進行的觸覺刺激訓練,每次時間應在 半個小時之上。

這是因為,觸覺刺激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的時間一般在30分鐘以上,而且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要根據孩子的 耐受程度來進行確定。

在夏天的時候,每當我帶女兒在公園或沙灘看到有的父母把孩子的身體包得嚴嚴實實的,就覺得很可惜,這樣會讓孩子錯過觸覺訓練的好機會。

而當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光著腳丫,踩在綠綠的草地上,暖暖的沙子上,臉上露出笑容的那一刻,我不自覺的也跟著開心起來,心裡想著他一定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三、強化孩子觸覺功能訓練的親子遊戲

親子關係良好,這是孩子成長發育的一切前提因素。我們可以陪伴孩子用玩耍的形式進行觸覺訓練。

1、玩橡皮泥

這個遊戲能夠強化觸覺 接受能力和探索能力

適用於害怕與人接觸、孤僻、膽小、愛哭、不喜歡熱鬧的孩子。

遊戲方式:

買幾盒各種顏色的橡皮泥,然後讓孩子用手揉成各種形狀,如球形、方形等。大人可以將橡皮泥揉成條狀,然後在孩子的敏感部位來回滾動。

2、化裝舞會

這個遊戲能讓孩子更自然地發洩,消除觸覺敏感。

適用於緊張、焦躁、愛哭、情緒化的孩子。

遊戲方式:

父母幫孩子將頭髮梳成各式各樣不同的髮型讓其體驗;將無毒性的化妝品或顏料直接塗在孩子臉上,可以化裝成各種各樣孩子喜歡的人物形象;讓化了裝的孩子們聚在一起玩耍,互相擁抱,讓彼此的身體互相接觸,並播放音樂增加趣味。

3、抱一抱,親一親

這個遊戲能強化觸覺接受度,消除防禦過度的心理障礙。

適用於焦躁、黏人、壞脾氣、動作慢的孩子。

遊戲方式:

父母將孩子抱在懷裡,稍微用點力,並用臉頰或額頭摩擦孩子的臉,或相互親吻臉頰。媽媽可以用乾淨整潔的頭髮接觸孩子的臉部,並注意孩子的反應。爸爸可以用未刮除的鬍鬚慢慢摩擦孩子的臉部。

4、腳底按摩

這個遊戲通過各種不同的質料刺激敏感的腳底,能夠強化觸覺辨識能力和感覺功能分化能力。

適用於情緒不穩、輕微自閉、觸覺防禦過強或遲鈍的孩子。

遊戲方式:

父母可以將沙子、碎石子、樹葉、羽毛、塑膠墊子等鋪在地上,然後帶領孩子光著腳從上面走過。但切忌強迫孩子,以免造成嚴重的情緒反應。

5、掌心猜字

遊戲方式:

在孩子手掌上寫字,讓孩子來說出是什麼字,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寫數位、畫不同的形狀、字母等。

涵妮媽媽寄語:

孩子的觸覺敏感主要還是由於生活中的觸覺經驗刺激不足所造成,最好的改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要限制孩子「想要得到觸覺刺激」的行為,孩子的身體本身具有內驅力,會自己找方法滿足大腦所需的刺激。

所以當孩子第一次見到草地,興奮地在上面滾來滾去,或是見到滿地的小石子,伸手過去掏、挖,只要不是環境過於骯髒,我們大可以不必急著加以制止。

用戶評論